中国人从哪里来
巴黎戴内斯工作室的人类学雕像家还原千年前古人容貌:(左起)匠人、格鲁吉亚人(男)、一组尼安德特人、格鲁吉亚人(女)、弗洛斯里人(持竹矛)、南方古猿路西夫妇、克罗马农人(投掷矛)、南方古猿鲍氏种、乍得沙赫人、南方古猿非洲种、尼安德特男女、能人(左前蹲者)
地球的编年史
文/袁越2017.6.5《三联生活周刊》P36-51
我上中学的时候,第一次接触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,知道人都是猴子变来的,猴子又是由更原始的生物变来的。于是我很自然地想到,如果一代一代地继续追下去,一定会追到某只猴子那里,再往下追的话甚至可能追到一只青蛙、一条鱼、一个细菌,甚至是某个比细菌更简单的生命体那里去!
掘地三尺有祖先
文/袁越2017.6.5《三联生活周刊》P52-71
德国导游在为游客讲解尼安德特人的解剖特征
尼安德特人的故事要从1856年讲起。那年夏天,有几个石灰矿开采工人在杜塞尔多夫附近的尼安德峡谷(Neander Valley)挖出了一具人类骸骨化石,头骨看着很像现代人,但又有不少明显的差别,比如额头远不如现代人那么饱满,眉骨过分突出,下颌骨虽然结实,但却没有下巴颏。其他部位也有一些不同之处,比如肩胛骨过分宽大,小臂和小腿都比现代人短,胸腔圆而厚,肘关节和膝关节异常粗大等等。总之,看上去像是个傻大黑粗的野蛮人。
科学家们在研究尼安德特人的头骨(摄于1946年)
尼安德特人头骨
2011年9月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馆展出的北京猿人头骨模型
20世纪50年代,古生物学家裴文中率领工作队探访广西柳州愣寨山的巨猿洞
中国人是从哪里来的?
文/袁越2017.6.5《三联生活周刊》P74-85
过去中国的考古科学不发达,人类化石出土的非常少,所以才会给人以4万~10万年人类化石空白期的印象。如今大家都开始重视考古学研究了,出土的化石越来越多,像黄龙洞人、柳江人、道县人和田园洞人等等古人类化石遗址都处于这一阶段。”高星对我说,“这些新出土的化石填补了中国考古学的空白,证明这段时间内中国这块地方是有人居住的。”
似鸵鸟龙化石
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
解读生命之书
文/袁越2017.6.5《三联生活周刊》P88-101
DNA是写在生命体内的一本历史书,记录了生命进化史上发生的所有大事。如果科学家们能够学会解读这本生命之书,就有可能穿越到遥远的过去,弄清楚每一个生命都是怎么来的。
巴黎人类博物馆里展出的(左起)长臂猿、猩猩、黑猩猩和人类的骨架
红毛猩猩曾经被认为是距离人类最近的灵长类动物
上世纪50年代,有“中国遗传学泰斗”之称的谈家桢(左)教授指导学生观察细胞结构
古人的遗言
文/袁越2017.6.5《三联生活周刊》P104-122
世界观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水平的进步,人类进化领域同样如此。古人已经在自己的DNA里为后人留下了遗言,但只有等我们掌握了高超的技术才能读懂它。
在开罗博物馆内陈列的古埃及木乃伊(摄于2006年)
尼安德特家庭场景
5万年前丹尼索瓦人小指骨碎片,可使科学家绘出丹尼索瓦人整个基因代码